从变革到重构 赵福全十大问题为未来汽车产业画像
2018-12-23 关键词:汽车产业 点击量:1642

在2018第五届全球华人汽车精英联合年会暨“中国拥抱世界”汽车产业创新论坛上,全球汽车精英组织副主席、世界汽车工程师联合会(FISITA)主席、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长赵福全以《如何有效抓住产业重构战略机遇的关键问题辨析及思考》为题发表重磅演讲。

聆听赵院长的演讲不是一次两次了,今年突然发现,此前他一直提及的“产业变革”已经悄然变成了“产业重构”了。产业变革可大可小,范围界限比较模糊,而产业重构则意味着重新洗牌,意思更加明确、清晰。从产业变革到产业重构的升级,是赵福全对这次产业巨变的重新定位。

赵福全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综合作用的结果是改写人类的发展史。这次变革是革命性的,表面改变的是汽车产业,牵连的是多个产业,影响的是整个社会,带来的变化是历史性的、广泛的、深远的,涉及能源转型、智能制造、数字化社会、人工智能和交通体系等多个领域。”他对本轮产业重构的特征作了如是阐述。

那么未来的汽车产业发展到底是什么样子的?除了特征,他还总结了十大关键问题为未来汽车产业画像,从技术路线、商业模式、经营管理等多个角度为汽车同仁们答疑解惑。


1、ICE,EV,FCV谁主沉浮?

赵福全:内燃机相当一段时间内有巨大生命力,但从排放角度,内燃机会越来越难,混合动力、插电、增程将有巨大机会。各种技术各有千秋。我的基本判断是未来是多动力源共存的时代,彼此之间既竞争又互补。如何选择战略,要弄清楚我是什么样的企业,我有什么样的储备,我的战略是什么?未来重新定义企业核心竞争力真的很重要,只有控制了动力核心技术,品牌才有了支撑。


2、硬件与软件的关系如何处理?

赵福全:过去,硬件为主,软件为辅,未来,一定是软件定义汽车,硬件需支持软件迭代。硬软有效融入组合的能力决定了企业未来的竞争力。硬件是基础,软件是灵魂,没有基础谈不上灵魂,当然只有硬件远远不够,所以一定要注重:①软硬结合,实现产品设计功能组合;②软硬融合,将产品性能发挥到极致;③软硬分离,软硬产品开发方法以及开发周期差异,比如说硬件预留,软件迭代;④软硬平衡,硬件投入多少,如何保证产品性价比。


3、网联化VS自动驾驶VS智能化

赵福全: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汽车、自动驾驶汽车在中国相互混淆。自动驾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智能化远远不只是自动驾驶,汽车真正的智能化是网联化和自动化的组合,要平衡发展,把握好度。现在欧美走的都是自动驾驶的路线,博世、奔驰、宝马都在折腾自动驾驶,我认为他们在中国基本上没有市场,中国走网联优先的战略。不仅仅站在车的角度,更要站在出行生态的角度来考虑。

  


4、智能网联汽车的单车智能VS车-路协同智能

赵福全:什么叫单车智能?就是把所有智能化的东西都放到车上。把聪明的车造出来之后还要有聪明的路,让一辆超级聪明的车在比较笨的路上跑,还是在聪明的路上跑?聪明的车,有聪明的路两者相加,那就是1+1大于2,这才能车-路协同。车-路协同意味着车辆自身要充分适应路、理解路、与路互动,否则就不是真正智能的汽车。如果说仅仅是自动驾驶,在中国就没有产品魅力。


5、制造+服务(造车+用车)的选择与布局

赵福全:造车和用车完全是两个不同的能力,造车和用车都有B2B和B2C,但是B、C完全不同。造车的C是拥有车的人,B是供应商。而用车的C是自然人,他在乎的是从A到B点的里程设计、路线设计,根本不在意车本身与人的联系,因为他不拥有这个车,而B都是服务商。造车和用车的交集实际上是非常小的。很多企业向移动出行上转,想的是自己的车可以多卖,实际上其出发点就错了。OEM向服务型企业转型,一要明确服务的类型和边界;二要把服务的内涵和环节想透。


6、未来出行:产品品牌 vs 出行品牌,轻资产 vs 重资产

赵福全:产品品牌和出行品牌完全是两回事。出行品牌注重的是出行过程当中的高质量和低成本。所有整车企业都是做产品品牌。如果整车企业为了卖车而做出行服务,那就是一个小出行,这种小出行只解决了卖车的问题,而且是卖给自己,是自己种瓜自己摘着吃。凡是从产品品牌做出行品牌的,他们跟我交流都说他们真不赚钱,我说不应该赚钱,因为你就为了卖你的车怎么可能赚钱呢?想法很好,但商业模式错了。

移动出行是轻资产还是重资产?这是一个大问题。滴滴、优步都是轻资产,我认为这种模式不可持续。凡是轻资产的是用别人的钱,用杠杆撬地球。轻资产短期可以,长期不行,因为所有的出行者关注的都是便宜、实用,所以我们要不忘初心。

  


7、产业无边界与企业有边界的严峻挑战

赵福全:产业非常大,企业有边界,一定要清自己到底从哪里参与竞争,没有一家企业可以做生态,凡是做生态的死定了。有人说百度、阿里做生态,百度只是做搜索,阿里只是做电商。跨界合作、融合发展、资源选择才是融合之路。


8、谁是汽车生态建设的主角?

赵福全:我认为谁都不是,术业有专攻,因此我提出了1+1+1的合作模式,传统企业要把车造好,互联网企业把车做聪明,最后需要一个大的生态环境,政府来参与。汽车+信息/科技+政府,三方力量,缺一不可,有效集成,才能合作共赢。未来资源组合的能力才是水平,未来没有一家可以独大,谁都别想拥有世界,凡是想拥有世界的那就是有问题。

  


9、核心技术的内涵与特色竞争如何确保?

赵福全:如何在资源必须共享的情况下打造差异化并实现全方位的领先是最大的挑战。核心技术非常重要,但是内涵完全不同了,核心技术广泛性已经成为了普遍性,核心技术比以前更加重要,但是没有任何一家企业拥有所有的核心技术。同一个企业在某个产业当中耕耘,核心技术的数量在增加,但是占的百分比在下降。企业一定要清楚我是谁,我的能力是什么,必须明确判断,取舍之后充分聚焦,聚焦之外广泛合作。未来整车厂一定要做集成,核心技术就是集成能力,核心能力就是平台化、模块化、系统集成的能力。供应商要彻底告别零部件的概念,资源整合能力是最重要的。


10、企业到底如何参与未来的竞争?

赵福全:我认为未来更要清楚路在何方?战略不能赌,一定要根据我是谁,我在哪儿,我去哪儿,我怎么去做选择。要认清产业大势,判断生态格局,正确自我定位,明确战略取舍,战略最重要的不是往手里抓,而是要略,舍得舍最难,最终形成特色能力。新时期的企业核心能力将立体化,仍然要聚焦,关键是选准切面和范围。未来至胜的关键一定是不忘初心,抓住质量做好东西,同时要讲速度,这不是中国快的问题,而是产业太快,而且一定要降低成本,更要注重资源整合的能力。谁都主宰不了这个世界,但一定要参与这个世界的竞争。

来源:中国汽车HRD


免责声明:
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
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相关内容
首页 电话 联系
会员登录
还未注册?点击立即注册
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