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内外部经济环境变化及产业竞争要素改变,使得汽车产业的竞争态势进一步加剧。盖斯特咨询公司各领域专家对汽车产业进行全景扫描与全面预测。2023年作为重要转折点,各企业接下来三年的布局将决定未来10-20年的市场竞争格局。本文从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及竞争格局、电动汽车及电池技术发展趋势、智能汽车技术发展趋势三大方面分析和预判。现在正式发布,与读者共享。
一、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及竞争格局分析
1.对汽车产业宏观环境的最新认识
在国际市场上,一方面,多个国家已明确禁燃时间表,同时以补贴等方式加大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力度,因此新能源汽车将在全球范围内(特别是欧美市场)进入快速发展期。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达到1500万辆,同比增长50%。其中中国市场约900万辆,占全球总量的60%左右。另一方面,中美博弈已进入新阶段,同时各国也更注重培育本土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例如欧盟推出碳关税政策、美国出台通胀削减法案等,“内顾化”趋势更为突显,对汽车国际贸易都有较大影响。
在国内市场上,从政经环境方面看,继二十大、全国两会之后,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进一步强调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明确新能源汽车的“抓手”地位,重点提出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适度超前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全面推动新能源汽车普及。同时,货币政策宽松、疫情造成的负面影响减退,以及中央与地方出台刺激消费政策等利好因素推动消费市场持续复苏。从行业竞争方面看,车市价格战加速行业的内卷和分化,部分转型慢、综合能力弱的企业将加速出局。市场竞争加剧考验着车企的极限降本能力,因此电动汽车全产业链的持续降本和提效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旋律,现有竞争模式和整零关系也将被彻底改变。
综合国内外各种因素,盖斯特判断,2023年是承前启后、破旧立新的重要转折点,接下来三年企业的布局将决定未来10-20年的竞争格局。当前市场竞争由循环赛阶段转向淘汰赛阶段,此前循环赛阶段强调的是企业先发优势及局部特色,而当前的淘汰赛阶段,企业之间的较量是全方位体系能力与系统性生态化能力,竞争要素的改变将推动“头部集聚、赢家通吃”的效应进一步显现,未来企业必须基于生态化发展理念,彻底打通研产供销服各个环节,并实现与合作伙伴之间的相互协同。因此,体系、规模以及生态化协同创新能力将是企业决胜市场竞争的关键。
2.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今年1-4月,中国乘用车市场共销售新车695万辆,累计增速由负转正,同比增长6.8%。增速转正的主要原因在于,去年同期受疫情影响导致基数较低。后期随着疫情低基数效应减弱,预计车市增速将有所降低。预测2023年中国乘用车销量将达到2430万辆,同比增长约3%。
从动力类型来看,新能源乘用车1-4月共销售211万辆,同比增长43%。可以看出,新能源乘用车仍保持较大的增量,但是增速有所放缓,远低于2022年119%的增速。预计2023年新能源乘用车将销售850万辆,同比增长约40%,市场渗透率将从2022年的27%提升至35%左右。
从国别车型份额变化来看,中国品牌在新能源汽车拉动之下市场占比已接近50%,未来仍有上升趋势。其中以比亚迪、广汽为代表的自主车企正在强势崛起,自主新造车势力的整体份额保持稳定,但分化严重,呈现出销量向头部企业集中趋势;合资/外资品牌方面,多数车企通过短期的大幅促销来提升市场份额,但长期来看难以持续,未来稳定销量的核心在于加快向新能源汽车转型并推动销量提升。目前德系车企正加快电动化转型的步伐,市场份额逐步止跌。日系车企电动化转型相对滞后,其燃油车市场份额被自主新能源车企蚕食明显。美系(除特斯拉外)、韩系车企的份额持续下滑,法系车企已被市场边缘化。
3.新能源汽车最新趋势的判断
盖斯特预测,今后新能源汽车将从全价位、全品类加速取代传统燃油汽车,推动新能源车市场结构从哑铃形向纺锤形成熟市场演进。由于自主车企持续拓展细分品类市场,对合资品牌挤压的态势将愈发明显。
从车型价位区间看,重点谈谈新能源汽车在传统燃油车曾经的两大优势领域的表现。第一,30万元以上高端车型市场的电动化渗透率正在提速。其中自主车企高端产品相继量产落地,例如比亚迪腾势、埃安、智己等,从产品设计、技术能力、用户服务等多维度全方位支撑品牌向上;传统豪华车企业BBA(奔驰、宝马和奥迪的简称)全面开启电动化转型,正加速开发电动化平台并持续扩充新能源产品矩阵。第二,10万-30万元车型市场作为传统燃油车的主场,也成为新能源车企发力和增量的主攻战场。其中,自主车企将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作为核心发力点,近期插混技术密集发布,相关车型也将密集上市;主流合资车企也聚焦在15万-30万元车型市场,与自主新能源品牌开展正面竞争,预计合资企业主力新能源产品将在2024年开始上市。
从车型品类角度看,更多车企将基于特定场景和细分用户群体,聚焦资源打造“大单品”,即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打造畅销产品,力求做精而不做多。如理想汽车聚焦家庭细分市场,长城欧拉品牌主打女性用户群体,奇瑞捷途深耕“旅行+”细分市场等。同时,电动化也开始渗透到硬派越野、皮卡等个性化车型市场,填补市场空白。其中,新能源越野车主要以PHEV或REV产品为主,而新能源皮卡市场主要以EV(纯电动)为主。这些个性化车型市场受到政策解绑和需求持续释放的双重利好推动,成为企业抢占未来发展的先机。此外,在用户体验方面,车企之间竞争除了“卷产品”,还在“卷服务”,用户运营、二手车保值、充电及自动驾驶订阅权益等方面都成为发力点。
4.中国车市竞争格局的判断
在中国汽车市场上,本土车企的跑马圈地与合资车企的份额保卫战轮番上演。盖斯特判断:加速智电转型战略落地,将是车企应对竞争的核心抓手。
本土车企方面,几大车企集团全力冲刺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这些传统企业主要通过推出全新子品牌、核心技术升级等方式驱动产品升级,进而加大品牌高端化布局。同时以“纯电动+混动”双轮驱动为轴心,加快丰富产品矩阵,上攻或下探相应细分市场,全面推进新能源转型战略;本土新势力车企将进入产品换代与改款周期,这些企业基于全新架构和平台打造新产品,以持续巩固先发优势地位。
外资/合资车企方面,外资造车新势力特斯拉通过持续降价制造鲶鱼效应,快速掠夺市场份额,倒逼其他竞争对手以价换量,或者加码增值服务以保持价位;主流合资车企“大象转身”般的转型已全面提速,外方高管纷纷来华调研和“取经”,并提升中国市场的战略地位。这些企业在最新智电战略密集发布的同时,同步导入全球优质资源与强化本土合作。另外,主流豪华品牌车企均将中国市场定位为电动化转型战略落地的重头市场,除了加速投放电动化产品之外,进一步聚焦本土化研发与合作布局,并扩充本土研发团队。
二、电动汽车及电池技术发展趋势判断
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产品与技术的创新突破成为车企争夺市场份额的重要方式。其中全新电动平台开发成为首选,虽然开发难度大,但是集成度更优,因此降本效果更明显;又因单一电动平台难以满足全场景、全方位的品牌需求,多平台也成为车企的一种战略选择;同时,很多车企通过技术创新降本、多元化产品布局与规模效应结合,打造高性价比的护城河,并重塑整零合作关系,由过去简单买卖关系转向建立战略互信和深度绑定关系,联合开发、数据共享、风险共担,强化技术协同。
盖斯特预测,“纯电动+混动”的技术路线组合将主导未来乘用车电动化转型。在纯电动方面,800V高压系统成为快充技术路线共识,在中、高端车型商业化落地加快,,其中800V+SiC+4C电芯+超充网络建设成为车企主流方案,高集成/高压化成为电驱动产品趋势;在混动方面,配备大容量电池的插混产品进入主流市场,多家合资企业入局试水,插混汽车市场进入全面竞争时代,加速取代传统燃油汽车。预计插混产品至少还有15年的发展空间,如果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速度低于预期,PHEV发展时间还将延长;如果电池成本降低速度快,那么更利于EV的发展,将压缩PHEV的发展空间。
2.动力电池技术趋势
在汽车动力电池技术中,当前液态电池的发展潜力高于业内的预期,而固液混合电池发展不及预期,全固态电池值得继续探索。盖斯特预测,在锂电池领域,2030年以前液态电池仍在动力电池中占据主导地位,2030年固态电池将处于小批量生产应用阶段,之后将逐渐量产;氢燃料电池主要用于长途重卡或特定场景补充,2030年以后也有望推广。
从液态电池技术来看,在2030年之前,磷酸系电池在车端将居于主导地位,其中磷酸锰铁锂有望替代磷酸铁锂。随着碳酸锂价格下降,钠电池有望在2025年获取价格优势,将开始应用在低价位车型与储能方面。三元材料电池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电池单体能量密度有可能做到500Wh/kg,这也被认为是此技术的终极天花板,同时也意味着安全技术的复杂性越来越高。
从固态电池技术来看,半固态电池未来更多作为高能量密度体系和高安全性技术定位,但安全性提升不如预期,且倍率性能变差,电池寿命受到影响,将主要用于B级以上中高端车型。而全固态电池技术在多维度上有所进展,预计2030年可实现小规模量产。当碳酸锂价格降至10万元/吨时,固态电池成本有望超越传统三元电池。
从氢燃料电池技术来看,前期主要用于长途重卡车型,各项相关技术在研发推进之中,2030年之后有可能大规模推广。
三、智能汽车技术发展趋势判断
当前汽车智能化已经进入拼量产、拼体验、拼成本的发展阶段。整车企业纷纷发布智能化最新架构,推出更具性价比的产品,同时智能化技术进一步下沉到中端车型。
1.智能座舱发展趋势
智能座舱是智能汽车用户体验的第一窗口,也是车企打造智能化特色的重要领域。智能座舱作为集科技感、高颜值、人性化交互的超级智能终端,直接与用户接触,打造“第三空间”场景化体验成为趋势。技术应用强调沉浸式、多模态交互、自定义内容,重点是打造主动服务的场景化体验。
其中,在场景化方面,产品差异化竞争焦点在于产品预设场景模式数量更多,功能联动的广度、深度提升。例如,基于座椅模式打造“移动的家”,包含小憩模式、皇后座椅、亲子模式等;在技术应用方面,注重主动交互,强调便捷和易用,例如一键调整、语音交互、用户自定义等,通过打磨细节更好地服务客户;在沉浸式体验方面,打造视、听、触、嗅觉全方位体验感,重点通过多模态实时交互、多感官体验联动来实现,包括多屏联动、驾驶员疲劳监测(方向盘震动+香氛提神)等。
2.自动驾驶技术发展趋势
自动驾驶是智能化竞争的战略制高点,自动驾驶技术将回归商业本质,聚焦在产品的量产落地上。目前高速路NOA(自动辅助导航)已成为豪华车型的标准配置,满足了用户缓解驾驶疲劳的基本需求。
盖斯特预测,城市道路NOA将是下阶段L2+车型量产的重点技术,成为自动驾驶竞争的主阵地。不久的将来,城市NOA要把碎片化场景体验打通到全场景应用,包括高速路、城市道路和停车场景,为用户提供更舒适、安全、连贯的智能驾驶体验。
未来量产智能汽车产品竞争的主基调将是性价比。在软件性能持续提升与硬件成本大幅下降的趋势下,L2+车型将大规模普及。目前车企通过硬件持续降本与基于海量数据积累的算法能力提升,城市道路NOA方案已降至万元级别。同时车企还将借助大模型AI算法,减少对于高精度地图的依赖,推动兼备高速及城市道路NOA的车型快速普及。
3.车路协同生态化创新趋势
多主体协同、共建创新生态是车路协同发展的关键,也是智能化技术发展的大势所趋。实际上,多主体协同合作生态不是顶层设计的结果,而是动态发展和博弈的结果。
目前车路协同已进入多主体协同创新的阶段,不同参与主体均推出了基于自身定位的合作落地解决方案。七大主体具体分工如下:
(1)政府:推动城市智能基础设施的布局和升级,同时通过促进投资方、数据方、责任方三者的协同,推动车路协同标准有效落地。
(2)整车企业:提供智能化车辆,并搭载服务及融合网络,与路端智能化基础设施信息互通,通过测试示范、商业运营等,让智能汽车更好地行驶在路上。
(3)供应商:基于车联网技术逐渐向路端解决方案拓展,积极参与智慧城市建设,尤其是与车场协同实现AVP(自动泊车系统)。
(4)云平台服务商:利用云技术优势,支撑万物互联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升级。
(5)图商:基于高精度地图优势向智慧交通、政务领域拓展,提供定制化高精度地图服务方案。
(6)芯片提供商:以车端芯片为核心,向路端、云端拓展,推动“车路云”之间的算力协同,并做到有效融合。
(7)网络运营商:构建“车路云网”全面的服务体系,提供更高等级的智能汽车服务能力,补足车端连接、存储、计算服务能力,以及感知决策服务能力和应用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