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的汽车产品创新有了新内涵,新四化是其中的重要方向。可是新四化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很多人却未必真正理解。实际上,新四化的本质是使汽车产品成为新物种。
产品创新方向是赋予汽车生命力
原本汽车是没有生命的,在其量产之后就定型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只会越来越老化。而未来汽车产品是有“生命”的,可以不断成长、持续进化、自我完善,就像人一样,从儿童到成年,知识越来越多,阅历越来越丰富,能力也越来越强。由此,汽车产品创新的内涵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当汽车有了这种生命力之后,就能更高效、更安全、更节能环保,也就是更智慧地服务于人类,这也是未来汽车产品创新的方向。不过汽车的基本属性并没有改变,在从A点到B点的灵活移动方面,汽车仍将是不可替代的交通工具。
从这个意义上讲,汽车人面对产业全面重构无需太过焦虑,未来只要人类社会存在,移动需求就会存在,汽车也就一定会有需要。只不过在未来汽车产品的新能力中,我们需要考虑清楚,哪些是整车企业必须掌握的,哪些则需要ICT公司或者其他合作伙伴来提供。
汽车企业应该保持战略定力。汽车的根本使命并不会因为新四化的到来而发生改变,实现从A点到B点高效、安全、便捷、愉悦的移动出行,始终是汽车产品的本质属性与基本功能。同时汽车是集大成的产业,集成应用各个领域的先进技术一直是汽车产品的内在需求和突出特点,今后面对风起云涌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汽车企业也必须在坚守汽车产品本质的基础上,积极拥抱并融合更多领域的创新成果。
智能化是产品创新的重大机遇
智能化既是消费者的痛点,也是产业升级的需要。传统汽车缺乏与消费者交互的能力,因此既不能理解消费者,更不能实现自我进化;而现在信息科技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让我们有条件为消费者提供全新的汽车产品和用车体验。汽车产品必须有所创新和改变,尤其应该借鉴互联网关于产品快速迭代和关注用户体验的成功经验,而不是一味地靠硬件功能和性能指标来打动消费者。
与此同时,绝不能因为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就忽视了汽车产品固有的质量、成本及可靠性要求。不管今后汽车如何智能,这部分属性都是必须坚持的。在智能汽车的时代,广大用户一定希望汽车产品能够常用常新、越用越好,随时都有新的优化,不断匹配自己的个性化需求。
一些新造车企业致力于抓住“智能化”的机遇,顺应这一发展趋势,抢占未来竞争的“天时”。为了确保智能化能力能够有效落地和充分受控,选择了自主研发相关的软硬件,并将其视为最核心的竞争力。经过几年的努力,部分新造车企业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当然在前进的过程中,也难免会遇到一些波折或争议。当前,头部新造车企业已经在技术研发、组织架构、内部管理模式、外部合作模式以及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在我看来,新造车企业的这种尝试,无需争论是对是错。就整个产业而言,这种创新尝试本身就是重要的贡献。而这一系列创新最终都将在产品竞争力上得到体现,并接受市场的检验。实际上,面对未来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汲取创新思想的养分。
我一直认为,汽车产业是马拉松比赛,必须在每一天做对每一件事,才能逐步接近成功的终点。最后一定要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起特色鲜明的品牌形象,使消费者能够与企业及其产品产生情感共鸣,而不是趋向于“你有我也有”的同质化。同质化太过严重,正是传统汽车产品无法令消费者满意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智能化恰恰可以为产品实现充分的差异化提供支撑,通过千人千面和千车千面,让用户享受到个性化的贴心体验和服务。
汽车产品创新应是立体式、生态化
未来汽车产业必将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并由此引发汽车产品DNA的根本改变。如果我们仅仅围绕汽车产品本身来进行创新,依旧参照传统造车模式的延长线来进行思考,思维和行动就会受到束缚。
正如我讲过的,颠覆性的改变来自于颠覆性的认识和持续的产业实践。而颠覆性的认识意味着必须跳出原来的思维框架,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很多事情跳到汽车圈之外来看,就会有不一样的感悟。形成了颠覆性的认识之后,再持续摸索和实践,新的汽车产品形态才会逐渐清晰起来。
在万物互联的时代,汽车以及与其相关的所有产业都将存在于一个大生态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之间互相依赖、互相成就。我认为,当前汽车产业已经到了诞生某种生态系统雏形的阶段。所以,我们才看到了通信信息产业与汽车产业的融合,家电产业与汽车产业的融合……今后这种生态化融合的范围还将不断扩大、力度还将持续增强。
站在更高的维度思考,未来人类必将进入智能社会,而智能社会一定是基于多主体的协同智能。汽车产品也不例外,只靠汽车自身实现智能化是不够的,唯有智能汽车与智能交通、智慧城市以及智慧能源等充分融合、协同互动,才能实现智能汽车产业的有效发展,并最终构建起整个智能社会。
所以汽车产品创新应该是立体式的、生态化的,甚至可能我们每个人都牵涉在其中。实际上,汽车的载体性给车企带来了空前机遇,虽然车企或许并不拥有汽车上的每一个细胞,但是我们无疑拥有汽车的骨骼和灵魂。
未来产品必须做好软硬融合
汽车产业历经百余年发展至今,就是在不断集成创新中一路走过来的,汽车相继吸纳应用了机械、电子、信息、装备、动力、热能、材料、工艺等诸多领域的科技成果,才有了今天比较成熟的状态。今后尽管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发展充满挑战,但只要汽车人秉持开放的心态,拥抱创新、接纳吸收、融合发展,就一定可以打造出更好的汽车产品。
汽车企业在保持定力的同时,也要认清一个事实:未来仅仅把硬件造好,已经构不成有竞争力的汽车产品了。新时期汽车产品与原来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未来汽车是有生命力的,能够迭代优化、自我成长;而此前汽车一旦投产,就无法再做升级,只能逐渐走向落后。
也就是说,今后汽车产品在投产时可能并不需要非常成熟,只要车辆能够不断产生、回传相关数据,再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处理,就可以使产品的功能、性能以及用户体验不断提升。这样具有进化能力的产品,即使在上市时与竞品相比不占优势,也可以随着此后持续的迭代优化而获得更强的竞争力。
今后汽车既要造好硬件,又要造好软件,前者需要传统的物理工厂,后者需要全新的数据工厂,而且这两个工厂是相辅相成的,必须并行推进。两个工厂的使命不同,支撑能力不同,所需人才也不同,因此汽车企业必须把两个工厂的需求结合起来,招揽相关人才,培育相应能力。不过在新形势下,企业也不必全部依靠内部资源来解决人才需求问题,孵化创业公司或与相关企业合作来整合资源也是很好的方式。
最终,未来汽车产品只做硬件不够,只做软件也不够,一定要同时做好硬件和软件,并且做好软硬融合,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产品创新依赖技术创新支撑
未来汽车作为新物种,必须要有新能力,不仅依然需要传统汽车涉及到的机械、材料、工艺等“旧”技术以及物理意义上的实体工厂,而且还需要与未来汽车相关的联网、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以及数字化的虚拟工厂,这样才能实现软件对硬件的赋能,使汽车产品能够自我进化。
然而软件方面的能力,是汽车行业原来不具备的。汽车人当年在大学时就没学过软件,现在汽车专业的学生会学一些相关知识,但与计算机、信息等专业相比,也比较有限。实际上,当前高校也在探讨如何进行课程体系改革以适应产业的新变化,不过在大学里总课时基本上是固定的,不可能增加很多,软件知识如果多学一些,就意味着硬件知识要少学一些,而对汽车专业的学生培养来说,硬件基础是必须打牢的。汽车企业其实也面临类似的问题,原来只需在硬件方面投资,现在必须同时关注软件,而企业的财力却并没有增加。
说到底,产品创新背后的支撑是技术创新,而汽车技术创新正在由以硬件为主向以软件为主过渡。一方面,网联、通信、数据、算法以及芯片等新技术专业性极高;另一方面,这些技术又必须基于汽车运行的基本原理和需求来匹配优化。对于车企来说,不了解这些新技术不行,要掌握这些新技术又很难,从而构成了非常严峻的挑战。
显然,未来汽车企业不可能拥有所需的全部核心技术。因此,与相关企业进行战略合作,通过融合创新获得核心技术以支撑产品创新,是新时期汽车企业的必然选择。
产品创新的关键在于核心技术
未来随着产业向新四化方向不断发展,汽车核心技术将变得更加重要、更加广泛、更加多元、更加交织,所有企业都必须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才能获得所需的、但自己并不拥有的相关技术。
现在不少企业家都处在焦虑之中。如果不与其他公司合作,感觉自身实力不足以应对产业的新变化;可是与其他公司合作,又担心被“绑架”,失去主导权和话语权。这样左右摇摆,前后纠结,始终没有清晰的思路。我想关键还是企业怎样定义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问题,这个定义与企业的规模和能力有很大关系,并不是静态的,而应随着企业的发展逐步有序扩展。
当然我们必须认识到,未来一家企业无论规模多大、能力多强,也不可能拥有所需的全部资源,因此必须通过合作借助其他企业的资源,以提升自身产品的竞争力。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必须基于对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清晰定义,确保自己牢牢掌控一部分关键资源,同时与其他企业合作来换取另一部分关键资源,这样才能实现合作共赢。现在有的企业没有想清楚这一点,就在纠结中到处寻求合作,又和谁都不愿深度合作,这样企业的资源将一点点被稀释,最终也无法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对于必须掌控的核心技术,企业可以自行开发;也可以外部购买,但买来之后一定要努力消化吸收,使之成为自己的技术,甚至能在原来的基础上做得更好;还有的核心技术无从购买,那就需要先通过合作获得,同时企业必须加紧努力,逐步掌控这部分核心技术。而那些并非必须掌控的技术,或者掌控成本过高的技术,企业则应始终通过购买或合作的方式获得。
对此,我们必须认识到:第一,企业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是参与分工协作、融合创新的前提,否则将毫无主动权可言,也不可能保证合作的可持续性。第二,在合作过程中,企业一定要坚守住自身的安全底线。如果为了解决眼前生存问题而放弃底线,那就如同饮鸩止渴,企业最终肯定还是会被市场淘汰。第三,企业应结合自身发展战略选择合作的时间期限和模式。一般来说,短期合作是为了解燃眉之急,在合作的同时,企业应尽快掌控相关的核心技术;而对于企业不应或者不能掌控的核心技术,则应设法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支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节选自“赵福全研究院·汽车产业战略系列丛书”之七《汽车产品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