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福全:我们应该居危思危
2016-09-30 关键词:行业发展 点击量:1922

2004年回国的赵福全几乎见证了中国品牌汽车产业开始崛起的全过程,现任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的赵福全对于中国品牌汽车的发展有哪些看法?


中国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大有可期

记者:关于中国汽车产业,现在大家在探讨的一个最大的问题是,中国汽车产业何时封顶?

赵福全:事实上,今年一切顺利的话,产销实现2600万辆没有任何问题。离开了汽车企业加盟清华之后,我花了更多的时间在思考这个问题,中国汽车产业到什么时候封顶?虽然其他发达国家的数据可以参考,但是不能100%借用,中国有中国的国情,中国有中国的特色,但是如果按照美国千人保有量800辆,日本是600辆,欧洲平均550辆,现在世界千人保有辆的平均在160辆,中国只有120辆这个前景下,中国应该说按照经济的正常发展,我们要彻底改变,拥有汽车是一种富有的象征。汽车其实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象征,不是简简单单显富的工具。

记者:具体的数量是多少?

赵福全:为了经济能够健康发展,中国13亿人需要千人保有辆550辆的移动能力,因为没有这个移动能力,国民经济就难以发展,所以550/千人保有量,不是中国需不需要,做不做得到,而是中国有这种必须,否则经济发展就会停步。13亿人要动起来,这个社会才能向前发展,中国的国力,中国的资源,都决定中国必须这么发展。

如果这样的话,按照千人保有辆550辆计算,中国需要年产6500万辆来满足13亿人达到欧洲人的平均移动水平,这是一个客观的数据,但是发展汽车需要资源、需要能源、也需要土地资源,中国虽然是地大物博,但是中国的13亿人口决定我们不可能有这么大的资源允许汽车产业发展。通过我的测算包括调研的结果,中国应该做到千人保有辆在300辆是接近的水平。

记者:这说明什么呢?

赵福全:中国汽车如果达到千人保有辆300辆,中国需要年产4000万辆来实现,事实上我们需要6500万辆满意中国13亿人的移动出行,而2500万的差额是需要汽车共享来实现的,不是我们不需要6500万辆,是我们的资料和环境没办法承受得可6500万辆,如果中国需要实现千人保有辆300辆的话,中国是年产销在4000万辆,这个峰值在2030年左右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大有可期。

 

颠覆性的变化

记者:这将会给中国汽车产业带来哪些变化?

赵福全:这种情况,给中国本土企业的崛起也带来了历史上的唯一这么一次机会。为什么这样讲?我们看人类历史的发展,我们从农业经济到基本的生存到工业经济实现物品的拥有,但是我们进入后工业经济时代。后工业经济时代的特点是什么:一我们要共享;二我们要服务;三我们要智能。

记者:为什么这样讲?

赵福全:当物质极大丰富,产能过剩的时候,简简单单靠拥有已经满足不了人对物品的需求欲望,人们需要的是靠共享。此外,简简单单实现功能已经满足不了消费者的需求,怎么样功能可以发挥更大的变化,让消费者有更好的体验,这就是服务经济带来的需求。原来的工业用品怎么样可以达到最大化满足客户的需求,实际要靠消费者本身的智能水平和对物品的理解,未来产品本身要比人更聪明,这就是智能化时代的到来。未来的社会从服务经济、共享经济、智能经济将会带来人类社会变革性的变化,而作为人类社会文明最大的象征的移动工具汽车将会由此发生巨大的变化。

记者:互联网已经全面融入汽车行业,传统汽车企业有一种“狼来了”的感觉,对此您怎么看?

赵福全:我个人认为最主要的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变化是汽车产业由原来封闭性的链条式的产业,形成一种网状的产业无边际的生态的革命性变化,这个时候,原来汽车作为出行的工具,已经满足不了消费者的需求。我认为具体体现在,核心的变化是“万物互联”,所谓的物联网带来汽车产业的变化,汽车已经不再是一个孤岛,它会和世界相通,现在你在车里是通过手机联系外界,车本身是孤岛,车和交通信息系统不能相连,车无法和智能家居相连,未来都会因此而改变,物联网会改变汽车产业。  

此外是自动驾驶,大家知道原来买汽车是为了开的,一旦实现自动驾驶之后,我们对整个汽车产业的定义和理解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没有驾照可以开车,不到法定年龄也可以开车,那时候不是开车,是坐车,汽车共享本身由于自动驾驶带来的全天候的共享,会带来汽车产业翻天覆地的变化。

另外一个变化是汽车原来是实现A点到B点的移动,未来以服务经济,汽车是怎么样让坐车的人更大限度体现除了A点到B点之外,有更大的乐趣服务和相关的要求,我认为这三点变化将给汽车产业带来巨变。

无论是自动驾驶,还是共享,也包括自动驾驶带来的后续一系列的产业链,都不是我们传统企业简简单单可以做的到的,这也是为什么互联网企业蜂拥而入的原因。这种情况下大家普遍认为解决汽车产业发展的四大公害:能源问题、环境问题、安全问题、交通拥堵问题。要通过三化来实现: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其中低碳化是解决技术问题,比如使用电动车,电动车是不是低碳还有待争议,但是它是技术问题,轻量化也是技术问题。信息化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问题,既有硬件的问题,也有软件的问题。智能网联汽车是汽车产业发展的最高境界,无论是信息化还是智能化,都是我们传统汽车人没有办法简单靠自己的努力能够解决的,这里面孕育了巨大的机会,同时也会带给汽车产业一种革命性的变化。

从这个角度来讲,新的汽车人正在诞生,老的汽车人也必须重生,汽车产业本身正在重塑,正在发生颠覆性的变化,我在很多场合下讲,汽车产业这种颠覆性变化,并不是汽车产业要被颠覆,它还要作为一个出行工具,它的使用,它的所有消费群体包括参与者都会发生巨变,我们原来的老汽车人不进步,我们就会被颠覆,我们甚至会失业,甚至企业家也有可能失业。但是我们有一点不需要怀疑的是,汽车产业将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发生颠覆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本身除了技术以外,更多是整个产业生态的重塑,这种产业生态一定和我们的产业文化、产业标准、产业的基础设施息息相关,这就给中国汽车产业的崛起不简简单单依靠技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一次机会。这种变化可能是唯一的一次,对中国的本土企业崛起也会是唯一的一次历史的绝佳机会。


要居安思危

记者:为什么说中国品牌取得了巨大的成绩,面临的挑战也是空前的?

赵福全:因为我们不仅仅面临着传统的奔驰、宝马、奥迪这种企业和我们的竞争,同时我们也面临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科技公司想要进入汽车产业,他们这些搅局者带来的资金的冲击、技术的冲击包括思维方式的冲击。从这个角度讲,应该说中国品牌汽车产业尽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像长安、奇瑞这种企业今天的产品已经不输给别人,但未来简简单单有产品已经不够了,消费者更关注产品是基础,基础是支撑,但是他们关注我的客户体验,我的应用场景,这些东西都是我们要重新面对的,很多东西是我们的能力解决不了。

大家都知道的国6的排放标准、新一轮的“5升”油耗限值,以及2025年的“4升”油耗限值,对于汽车产业来说都是挑战。尽管我们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起步比较早,但是当市场真正逐渐形成的时候,外资企业对中国品牌的冲击也是巨大的。我们对传统的技术还没有完全掌握到手的时候,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这些技术都是我们不强的,如何利用这些机会向前发展,自主品牌面临的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我们既要看到成绩,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应该是居危思危。

现在的汽车产业高度复杂,既有老汽车人要重生,更有新汽车人在诞生。汽车产业在变成一个无边界的产业的时候,我老是讲,未来绝对不是底特律是赢家,硅谷也别想赢,一定是底特律和硅谷有效融合。作为中国品牌,既要把传统做好,又要迎接好新一轮的科技革命,既要把技术掌握好,同时我们要在商业模式上有一个大的变革的时候,我们怎么做,面临这么复杂的产业,真的需要我们站的高,看的清,还要看的准,看的远。

第二新一轮科技革命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世界汽车产业的变化,更是中国汽车产业发挥自己的后发优势的历史机会,带给我们一个历史上可以说是唯一的一次机会。同时,我们既要看到所取得的成绩,又要认识到我们所面临的困难。

来源:曹晓昂 晓角昂扬汽车圈  


免责声明:
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
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相关内容
首页 电话 联系
会员登录
还未注册?点击立即注册
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