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回国,帮助自主品牌开展正向开发,建立研发体系,培育研发团队,规划产品平台。此后9年,赵福全开启了两家主要自主品牌的正向研发之路,也见证了自主品牌整体的发展壮大。2013年,赵福全身份有了转换,离开企业重归高校,3年来对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进行思考和提出建议成了他的新使命。
谈起自主品牌汽车,他如数家珍;对于中国汽车产业的未来,他同样充满信心,但是他并不护短,谈到中国汽车产业当前存在的问题,总是一语中的。
盲目乐观不利于产业发展
汽车商报:现在的中国汽车产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主要是哪些?
赵福全:过去十几年,中国自主品牌企业无论是在技术水平、研发能力、品牌塑造以及企业管理等方面,都有了大幅提升和显著进步。这些改变也直接体现在我们的产品竞争力、消费者认可度和品牌美誉度的提升上。相对以前,我们与合资品牌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但是也要看到,我们和合资品牌的差距依然是存在的,而且这种差距不是单一的某个方面,而是在各个方面的总体差距。特别是在一些核心技术的储备上,可能我们的差距更大一些,而品牌力不足也是难以短期内解决的问题。
汽车商报:目前,国内一些自主品牌产品无论从外观、内饰、动力、配置等方面都有了很多亮点,一些人说自主品牌可以媲美合资品牌了,您觉得这种看法对不对?是否有利于自主品牌接下来的发展?
赵福全:我认为我们的产品与以前相比确实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个别车型应该说已经和国外产品的水平很接近了,甚至从某些方面比较,比如性价比上,已经超越了合资品牌。但我个人认为,我们还是应该冷静客观地看待我们和合资品牌的差距,必须在产品开发、技术攻关以及整个企业的管理等方面,继续苦下工夫,不要因为某一个车型的成功,就盲目骄傲自满,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的斗志一点都不能放松。
汽车商报:刚才您谈到了自主品牌的差距和问题,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去应对?
赵福全:根本上还是要实现核心技术的掌控,并且在创新方面下足工夫,这种创新不仅仅是技术产品的创新,也包括了商业模式的创新,因为在当今时代,大数据、互联网对汽车产业有巨大影响。
新一轮科技革命引发产业格局重构,很多原本业外的企业,如互联网公司、科技公司等都正在进入汽车产业,这些“搅局者”将带来资金冲击、技术冲击,包括思维方式的冲击,从这个角度来看,自主品牌不仅要面对传统汽车强企的竞争,还要面临跨界打击的压力,很多问题都需要认真面对。
也就是说,我们在传统汽车技术还存在差距的时候,又要掌握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而这些方面也并不是自主品牌的强项。当然,变局也带来机遇,例如中国较为强大的信息产业就可以提供助力。如何利用、抓住这些机会向前发展,自主品牌车企面临的挑战和机遇都是前所未有的,因此,既要看到成绩,更要“居危思危”。
汽车商报:您觉得中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还需要有哪些转变?比如说,国家战略层面、政策法规层面,还有企业自身层面。
赵福全:我认为,首先还是国家战略问题,要充分认识到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战略地位,更要旗帜鲜明地坚持做强本土企业,以此作为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要研究和制定合理适宜的产业发展战略以及政策法规,真正创造公平竞争的良好市场环境,同时要为自主品牌提供切实可行的支持。尤其是在智能网联汽车方面,这是为了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涉及信息、交通、基建等众多领域,必须从国家层面做好顶层设计,为自主品牌更好地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创造有利条件。
人才培养是重中之重
汽车商报:中国在汽车人才培养和人才储备方面的现状如何?和发达国家比有哪些差距?接下来在汽车人才方面会有哪些举措?
赵福全:汽车产业所有的差距最终都是落在人才上,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汽车人才梯队的持续培育,无论从学校的教育,还是企业对于人才的引进、保留和使用,都要不懈努力,营造健康的氛围和文化。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到,与目前我国汽车产业规模相比,现有汽车人才,无论从数量还是从质量上,都是远远不够的,比如我们的管理人员和研发人员往往经验不足,所以我们在加强人才培养的同时,更要把有限的人才用足用好,要让每一个人都发挥最大的作用。
和其他一般产业不同,汽车是多学科融合的交叉学科,汽车产业高度复杂、产业链条长,产品开发周期长,资金技术高度密集,因此对于人才的需求更广泛、更特殊、也更苛刻,所以汽车产业的人才培养和人才使用都应该更有耐心,同时相关政策也要为优秀人才发挥更大的作用创造宽松的环境。
汽车商报:中国汽车产业在人才培养和储备方面是不是落后于汽车市场和汽车技术的发展呢?
赵福全:对,人才供给确实滞后于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虽然目前中国汽车销量增速在逐渐放缓,但是产业规模依然在继续扩大,加之跨界融合成为常态,所以对人才需求的宽度和深度仍在增加,我们必须认识到这方面的差距和压力。
汽车商报:您觉得自己当选FISITA主席,对于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会有什么帮助,或者说您在这方面有什么具体计划?
赵福全:目前,中国汽车产业已经成为世界汽车产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当选世界汽车工程师学会联合会主席之后,要为中国汽车产业更积极地参与世界汽车产业发展发挥推动作用;另外,我也愿意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让世界汽车产业的资源更好地为中国所用。
尤其是当前正值产业融合、格局重塑的颠覆性变革期,我相信,世界汽车工程师学会联合会一定会成为中国汽车产业融入世界、进而引领全球的一个重要平台。
来源: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