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过去百年是渐变,未来百年是质变
央视《汽车百年》第一部是记述汽车过去百年的历史,要在陈年往事中追寻痕迹很不容易,但节目的主线容易把握;如今拍的第二部,描绘汽车未来的一百年,拍摄的自由度大得多,似乎想怎么拍都可以,但要拍出高度和内涵,反而更加困难。在此表示祝贺。摄制组的各位辛苦了!
如果说,过去的一百年,汽车改变了人类,那么未来的一百年,则将是人类改变汽车进而改变自己的生活。未来的汽车,绝不仅是一种移动工具,而将作为人类的伙伴,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因此,我们思考汽车未来的一百年,不能只是在过去一百年的基础上画出延长线,更不能简单地就汽车而论汽车。实际上,尽管过去的一百年里,汽车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这更多的是渐变性的,是人类在不断地优化汽车,通过持续解决汽车上的一系列小问题,最终打造出今天这样优秀的汽车产品。
但是,未来的一百年就完全不同了,这场汽车革命将是质变性的。汽车将由移动工具变为交通服务、信息孤岛变为智能终端、耗能机械变为移动能源、汽车制造变为汽车“智造”、人驾驶车变为车自动驾驶、拥有使用变为共享使用。汽车能够为人类提供的服务可能远超我们今天的想象,甚至基于现有产品和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畅想,也不能保证准确掌握其未来图景。最终,汽车应该为人类提供安全、高效、便捷、自由、舒适、快乐、温馨的出行体验,或许最高境界可能不是出行而是无需出行,例如通过虚拟现实VR技术,实时感受到如同身临其境一般的登山体验,那还有什么必要冒着生命危险去攀登珠穆朗玛峰呢?因此,讨论未来汽车的发展不能专论汽车,也不能只从技术维度展开,否则很难跨出我们固有的局限性。我认为,应该更多地去思考未来社会到底怎样变化?未来人类到底怎样生活?在新的生活方式下,汽车应该承担的使命是什么?汽车将发生什么改变来完成这样的使命?当了解这些需求后,我们才能更有效地开发及储备相关技术来支撑未来汽车的发展。
实际上,我们看问题时的结论,往往取决于我们思考的是哪个时间段。比如全球变暖问题,如果只考虑未来五年、十年,地球当然不会有明显的变暖,纽约和上海肯定不会被海水淹没;但是如果五十年、甚至一百年之后呢?那么,只因为近期不会有明显的问题,就完全放松汽车产业节能减排的要求,这对于引领全球发展、负责任的大国来说就是不合适的!毕竟,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出发点是帮助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前者只是后者宏伟蓝图中的一部分。
站在未来社会、城市和出行需求角度 反观未来汽车属性、形态与技术
我认为必须从这个角度出发,确定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原点。未来的城市还是由人来居住的,城市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有一群人愿意在其中生活并繁衍生息,所以简单由产业来定义或规划城市的未来是错误的,城市的源起可能是因为某个产业的兴旺,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靠为居民持续提供良好的生活,因为产业可能落后、也可以转移,但城市本身不能因此而消失。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很多城市都是由产业出发做起来的。相较之下,欧洲很多城市是几百年来缓步发展而成的,从以前的马车到现在的汽车,不断改善居民的出行条件,保持了城市本身的竞争力和吸引力。为此,我认为一定要先把未来的城市图景想透,然后模拟出人们在城市中的生活状态,而汽车要在这种生活状态中满足哪些需求,在提供自由移动出行便利的同时,还需要承担哪些使命?最终,这些诉求要靠汽车产品形态、核心技术与使用模式的革命性变化来解决。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按照智慧城市、智能交通和智能汽车三个逻辑层次逐步推演,到最后自然就可以知道未来汽车产业、产品和技术到底会是什么景象。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分析,对城市而言,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必要条件是生存,而充分条件则是让很多人愿意在这座城市里安居乐业、繁衍生息。相应的,对汽车来说,必要条件有四个:第一是节能,第二是环保,第三是安全,第四是高效,即解决拥堵问题。在满足了这四个必要条件之后,充分条件则是更便捷、更快乐、更丰富的出行体验,从而可以提升人类的生活质量。汽车技术本身的发展必须以满足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为前提,如果未来城市和居民不需要某种技术所带来的好处,那么这个技术就是没有价值的。举例来说,有人设计出了可以飞的汽车,试图解决城市拥堵问题,但事实上像北京CBD地段这么大的人流量,哪怕地面和空中满负载运转恐怕也不见得就能解决拥堵问题,这时候更应该从城市规划以及城市出行结构等更高的层次来系统性地解决问题,比如是否可以通过鼓励在家办公来降低出行的频率?或加快副都心的建设以缓解商业办公区过于集中而带来的交通拥堵问题。
因此,我们首先要思考未来城市是什么样子,而城市是一个大的系统,汽车只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已,汽车究竟会发生什么变化需要由城市的变化来定义。比如,以前汽车一定要拥有才能使用,但现在汽车共享让拥有不再成为居民乘车出行的必要条件。又如,传统汽车是一种消耗能源的机械装置,而未来电动汽车既需要使用能源,又可以储存能源,试想到了2030年如果我们电动汽车的保有量大幅增加,那将是多么巨大的储能效益,这就像一个巨型的能源蓄水池,可以实现人类社会部分能源的再配置。当前汽车正在经历能源、互联、智能三大革命。最终,无论是我们社会和城市的变化,还是汽车产品和技术的变化,都将由伟大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来实现。
总之,站在当前这个历史发展的新起点上,我们必须从未来社会、城市和出行需求的角度反观未来汽车的属性、形态与技术,这种“自上而下”的倒推式思考方式,将使我们跳出汽车细节进步的局限,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未来汽车产业的伟大使命和壮观图景!
来源: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