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根据刘宗巍副教授接受《中国汽车报》采访整理,主要观点发表在《中国汽车报》2023年1月7日微信公众号,记者赵玲玲。
近日,清华大学(车辆学院)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助理刘宗巍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分享了他对2023年中国汽车行业发展趋势的预判及相关建议。以下是采访内容。
《中国汽车报》:随着“防疫新十条”政策的出台,全国防控政策全面优化,汽车市场需求稳步释放。您认为2023整个汽车市场将有什么样的变化?
刘宗巍:疫情管控的全面放开并不意味着疫情影响的迅速消除,而是将由短期直接的影响向长期间接的影响转化,对此企业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与此同时,在感染高峰过后,压抑已久的消费需求应该会在2023年后半段逐步得到释放,这对汽车消费是有利的。预计2023汽车市场可以实现正增长,增幅有望达到3%。
《中国汽车报》:您认为2023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出现怎样的变化?
刘宗巍:新能源汽车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销量或可迫近900万辆;市场格局可能会呈现出如下趋势:一是新能源产品将改变原来的U形分布,更充分地覆盖各级车型,特别是开始在主力的A级车市场与燃油车短兵相接;二是受电池原材料涨价和充电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等因素的影响,增程式和插电式产品的份额会有所提升;三是产品的智能化程度进一步提升,消费者在选择新能源产品时将愈发关注智能化功能及体验。
《中国汽车报》:您认为购置税等促消费政策会延续吗?您认为哪些政策需要延续或者进一步出台?
刘宗巍:2023年国家应继续保持对汽车消费的重点激励,以支撑经济增长的有力复苏。除了延续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的优惠政策之外,建议燃油车购置税减半政策也应延续至少半年,同时通过出台阶梯式的退出机制,避免“硬着陆”冲击汽车市场。此外,非常希望在破除汽车限购方面,地方政府能有更积极的实质性作为。
《中国汽车报》:对于造车新势力,您认为2023年市场格局将出现什么样的变化?新势力们应该如何应对未来的市场需求?
刘宗巍:2023年造车新势力将进一步分化,优胜劣汰愈发明显:掉队企业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其中一些企业恐将黯然退场。而领先企业必须努力实现规模化增长,以尽快缩小亏损乃至实现盈利。在资本市场对新能源的热度渐趋降低的当下,这对于造车新势力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具体来说,领先企业大多通过产品和商业模式创新实现了较好的起步,但普遍存在基础不够扎实、管理不够完善等问题。
为此,我建议:今后新势力企业应着力在组织架构、标准流程、运营体系和研发能力等方面夯实基础。此外,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创新策略,聚焦于凸显自身差异化特色的重点领域,同时构建开放的创新体系,以吸纳外部资源实现协同创新;要稳步扩宽产品谱系,覆盖不同级别和价位的更大市场空间并努力站稳脚跟,这又要与企业的市场定位和品牌战略有效结合起来。
《中国汽车报》:疫情的冲击给供应链上了一课,在新的一年,您认为汽车供应链应该如何增强韧性?
刘宗巍:未来,提升供应链韧性将是汽车产业长期的重要议题之一。具体来说:
一要建立新的供应链管控观,将安全和韧性作为前置的必要条件,然后再追求与效率、成本的新平衡。特别是应通过风险共担的深度绑定,与关键供应商真正结成战略伙伴关系。
二要调整供应链体系的建设策略,如对部分风险高的零部件实施一品多极的布局,即根据市场规模、地域特点和相关企业能力,进行有针对性地多点多地组合布局。
三要改变供应链的管理模式,尤其应加快数字化转型以实现信息的无缝对接,使整供企业的需求和供给情况能够快速准确地彼此互通,避免此前因信息封闭、不对称、传递慢而造成的困难。基于此,企业也就可以合理提升零部件库存、适当减少供应层级、有效增强供应链敏捷度。
《中国汽车报》:近两年,芯片供应不足、电池原材料大涨等引起了业内高度的关注。进入2023年,您认为“缺芯少电”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刘宗巍:“缺芯少电”都是系统性的大问题,需要多环节各主体全方位共同努力,才有望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对于芯片,这远不是某家企业自身努力就能突破的,而是需要国家站在百年大计的战略高度,进行持续精准系统的重点投入;需要行业在标准、规范等方面凝聚共识、积极推进;还需要相关企业之间形成一种健康的氛围,即大家都努力把中国自己扶持起来的企业先充分用起来,以加快其能力提升,避免陷入“鸡与蛋”的纠缠,最终通过相向而行,实现共同成长。
对于电池,一方面,政府应对原材料囤积炒作等行为进行严格监管,并加强政策引导,优化原材料资源配置。另一方面,各方应从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产品技术路线选择以及能耗等技术指标提升等方面着手,减少单车平均电池用量;同时加快研发具有材料替代效应的新型电池。即节流和开源双管齐下,实现电池原材料供给状况的改善。